想象竞合犯,也称为观念的竞合、想象数罪,是指一行为触犯数罪名的状况。关于想象竞合犯的罪数本质到底是一罪与数罪现在尚无定论,本文通过对想象竞合犯之行为进行解构,试图突破现有些认识框架,重新审视想象竞合犯的罪数本质。
想象竞合犯; 行为剖析; 罪数断定。
1、关于想象竞合犯的理论。
想象竞合犯的理论有以下几种: 一是实质一罪说,觉得想象竞合犯从形式上、外观上看,虽然构成数个罪名,但因其只有一个行为,与实质数罪性质有别,所以是形式上的数罪,实质上的一罪; 二是实质数罪说,觉得想象竞合犯实质的数罪; 三是法规竞合说,觉得想象竞合犯不是一种独立的犯罪形态,不是罪数问题,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一样,是一行为适用数个法律条文,是适使用方法律的问题,是法条竞合; 四是科刑的一罪说,马上一行为触犯数罪名的状况,仅视为数罪,其含义是诉讼上仍然以数罪名对一行为进行评价,处罚时,从一重罪论刑,它不是实质一罪,更不是实质数罪。
2、想象竞合犯的行为剖析。
在罪数判断中,行为单复本身是一个法律定义,不可以只拘泥于行为的自然性质,而应力图挖掘行为中所包括的全部法律意义,行为个数的最后判断依据应当是构成行为而不是自然行为。想象竞合犯之自然行为可以分为两种状况:
一是包括数个构成行为在主要内容上没重合关系的自然行为。第一,并合行为与数行为具备同等价值性。推行并合行为的一个身体动静同推行数行为的数个身体动静对法益侵害是同样程度,一个并合行为与对应的数个行为在成效上是等同的,所不一样的是并合行为的一个身体动静担负了数个行为的数个身体动静的功能。第二,并合行为作为数行为处置并不违背禁止重复评价原则。
假如从构成行为的角度看,并合行为包括了数个构成行为,将并合行为的数行为重新解构,逐一评价,在只可以用数个构成行为覆盖一个自然行为的全部特点时,用不一样的犯罪构成分别评价并合行为中包括的每个构成行为,没有重复评价的问题。因此,用数个犯罪构成逐一进行评价不只可能而且必需。
二是包括数个构成行为在主要内容上重合的自然行为。这样的情况下行为不只在推行的身体动静上是同一个,而且构成行为在内容上发生重合,假如这种重合是主要部分重合,如此,数个构成要件评价的行为内容就会相同,是应该作为一行为处置的。
3、想象竞合犯罪数断定。
犯罪构成的个数决定想象竞合犯的罪数,拥有一个犯罪构成为一罪,拥有数个犯罪构成为数罪。国内的犯罪构成是以主客观相统一为原则的,是客体、客观、主体、主观四个方面要件的有机统一。因同一主体可以推行数罪,所以除主体可以为单数外,只有其它三个方面要件为复数,才可能拥有数个犯罪构成。想象竞合犯的罪过只能是两个以上的客观上侵犯数个客体。假如不是客观归罪,任何犯罪都应有主观罪过,无罪过即无犯罪,想象竞合犯有罪过而且应有两个以上罪过。想象竞合犯之一行为,一定出于数个犯罪的罪过,客观上一定导致或可能导致侵犯数个客体的状况,如此才能符合数个犯罪构成。所以将想象竞合犯的主观罪过界定为基于一个罪过是不适合的。想象竞合犯的成立,行为人需要对发生其他损害事实,至少主观上有过失。不然,只因一行为而发生基本罪以外的其他损害事实,不考虑行为人对此有无罪过就论以想象竞合犯,无疑是以客观论罪。并合行为构成的想象竞合犯是实质数罪。并合行为在形式上是一个行为,事实上是数个构成行为内容的组合,是数个行为。由并合行为构成的想象竞合犯,基于数个罪过,具备数个构成行为,侵犯数个客体,齐备数个犯罪构成,应当是实质的数罪。合一行为构成的想象竞合犯是实质一罪。合一行为构成的想象竞合犯,虽然基于数个罪过,侵犯数个客体,符合数个犯罪构成,但符合的数个犯罪构成在构成行为上发生重合,实质上齐备一个构成行为。笔者觉得学界所争论的想象竞合犯应该是此种意义上的想象竞合犯,现代刑法以行为为中心,因为欠缺行为要件,也只拥有一个犯罪构成,应当是实质一罪。
4、想象竞合犯的处断原则。
想象竞合犯在国内刑法中并没明确的规定,学者们对其本质也没形成统一的认识,在对想象竞合犯的处罚上,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综合而言,对想象竞合犯的处断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从一重处断说。
该说是国内刑法理论的通说。这种看法觉得,对于想象竞合犯应根据“从一重处断原则”来处置,即根据行为触犯的数个罪名中法定刑较重的犯罪定罪处刑,而不实行数罪并罚。“从一重处断”原则的基础是想象竞合犯在本质上是实质一罪。
2、数罪并罚说。
该说主要从想象竞合犯的法律本质入手,在坚持想象竞合是实质数罪的首要条件下,觉得既然想象竞合犯是实质的数罪,就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3、从一重重处断说。
所谓从一重重处断,是指在想象竞合犯所触犯的数罪名中,以重罪之刑作为第一处处断刑的基准,在此基础上,再规定一个较重的处断刑,以便法官适用。该处断学说特点有2、 第一,坚持想象竞合犯是实质一罪,仍选择一重罪定罪; 第二,考虑到仅择一罪处刑不可以达成罪刑相当,倡导处刑时从重处罚。
4、折衷说。
这种看法觉得,对于不相同种类型的想象竞合犯应适用不一样的处罚原则,即: ( 1) 行为人出于一个故意或者过失,推行了一个风险行为,导致一个风险结果,或者导致数个风险结果,但一个风险结果包括了另一风险结果的,应按从一重处断的原则处罚。( 2) 行为人出于一个犯罪意图而推行一个犯罪行为,既出现了预期的害处结果,也出现了预料以外的害处结果而触犯不一样的罪名的,倡导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3) 行为人出于一个总的犯罪故意,推行一个犯罪行为,故意导致多种不一样的风险结果的想象竞合犯,因为刑事立法将同一行为所导致的多个不一样的结果确定为不一样的犯罪,对此情形应处以数罪并罚。
[1]赵秉志。外国刑法原理:国内法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张明楷。 刑法学[M]。 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7.
[3]高铭暄,马克昌。 刑法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陈兴良。 禁止重复评价研究[J]。 现代法学,1994( 1)。
[5]姜伟。 犯罪形态通论[M]。 北京: 法律出版社,1994.
[6]庄劲。 想象的数罪还是实质的数罪[J]。 现代法学,2006( 2)。
[7]储怀植。 论罪数不典型[J]。 法学研究,1995( 1)。